您现在所在位置: 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网站 > 师资团队
【一附小这十年】薪火相传教师队伍绽新姿
更新时间:2024-09-10
十年砥砺前行,十年日新月异。党的十八大以来,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秉承“求真”校训,躬身教育实践,踔厉改革创新,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校微信公众号特推出“一附小这十年”专栏,用数据记录历史,以图文见证成就,全面回顾十年来办学治校取得的突出成效和工作业绩,凝聚新征程接续奋斗的磅礴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这十年,学校积蓄教师发展动力,凝聚教师发展合力,释放教师发展活力,呈现出从守底线到铸师魂、从拼盘式到共生式、从要我长到我要长的蓬勃发展新样态。一项项荣誉的获得,一个个项目的获奖,一篇篇论文的发表……每一个节点事件都绽放着一附小教师争做师德师风典范、教书育人示范、教育科研模范的新姿态!
这十年,学校教师在“本真”文化的浸润下,不忘师德之本,追求育人之真,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认同、精神自觉和行为准则,团队呈现出新时代新风貌。近50人荣获“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个人”“淮安市优秀教师”“淮安市师德模范”“淮安市功勋教师”“淮安市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
诠释了立德树人的团队宗旨。老师们坚持师德为首,加强师德学习,树立师德榜样,以坚定的职业信仰铸就崇高师德。
建构了立本求真的团队文化。老师们秉承“本真”文化,立足教育之本,追求教育之真,形成“求真知、做真师、育真人”的团队文化。
共建了以真育真的团队愿景。老师们树立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追求,形成了相互依存、彼此认同、交互影响的团队氛围。
提升了卓越发展的团队品质。老师们以项目研究为抓手,深入课堂实践与教育科研,凝练教学主张,组建名师工作室,形成了持续向上发展的能量。
这十年,学校重视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分层制定立体式师徒结对方案,“教研训”三维一体,根据不同梯队的发展需求实施适合的培养路径,老师们形成了新时代的生命自觉。目前学校拥有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人,在职特级教师7人,正高级教师5人,市学科带头人112人次,省“333”和市“533”等高层次人才50多人次。
“雏鹰奋飞”工程。实施“训→研→教”培养路径,师徒纵向互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卓越名师”工程。实施“研→教→训”培养路径,借助校“求真讲坛”“教师发展学院”等平台横向互动,骨干教师形成风格。
“特色共同体”工程。实施“训→教→研→训”混合培养路径。基于兴趣设立“品牌工作坊”“课题研究社”“论文写作营”等,纵横立体互动,所有教师综合发展。
这十年,学校将教育科研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加速器,通过深化课题研究、聚焦论文写作、拓展项目思维、创新校本研修等路径,丰厚学校发展的质感。
十年来,学校荣获“全国生命·实践教育学合作校”“江苏省优秀教师集体”“江苏省教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首批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等荣誉称号;近10人获“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3人获江苏省“教海探航”杰出水手奖;“本真课堂”好教师团队被评为首批“四有”好教师省级重点培育团队;出版专著15本,省级以上论文评比获奖数总计近300篇,市级论文评比获奖数总计600多篇;作为省首批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国培班学习基地、乡村教师培育站研究中心, 接待宁夏、新疆、江苏等地培训班来访学习 2000余人次。
近五年,学校获批国家级项目5个,省市级项目119个;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出版“本线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目前,拥有在研国家级课题2个,省市级课题31个。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塞利格曼教授用“蓬勃人生”来表达一个人具有持久幸福的含义。十年来,淮师一附小全体教师坚定地行走在求真路上,积蓄动能,蓬勃发展,幸福成长!未来,他们将继续通达本真教育的文化根脉,以新时代发展需要为追求,携手前行,再攀新高峰!龙8long8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