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 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网站 > 师资团队
“最美团队”由你说了算!
更新时间:2024-06-28
团队,一个使人充满力量的词汇。它代表着团结努力,充满了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团队中的各个成员也可以尽情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与其他成员的想法碰撞融合。
自然,我们学校也有着许多团队,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出类拔萃,最终来此共同角逐“最美团队”的荣誉。不用奶票、没有黑幕、数据不造假、绝对公平公正,快来为你喜欢的团队投上宝贵的一票吧!
在国旗护卫队,不但有艰苦卓绝的训练,还有同甘共苦的友谊。国护队队员们自豪,自豪自己收获了身上军装和鲜艳国旗赋予的荣誉;他们怀念,怀念和队友在一起努力奋斗收获感动欢笑的情谊。“当亲手升起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所付出的所有艰辛和努力都是值得的。”这是所有国护队队员们的真实想法。一代代国护人奋斗在那最鲜艳的红色下,他们是离国旗最近的人,他们是为国旗付出最多的人。每当国旗与太阳升起,国护人的青春将如阳光般灿烂!
以朴实勤奋为队魂,以谦虚谨慎为队训,以辨者之名分明是非,以君子之态,座谈古今。石工院辩论队成立于2020年,隶属于石工艺术团。这支队伍有其独特的竞争与合作模式。队内分红蓝两队,通过两队之间进行模拟辩论的方式积累实战经验。两队之间有竞争有合作,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每周定时训练开例会,每个人都有极强的纪律性和执行力,甚少请假,从不迟到早退。每一次例会上,大家献计献策,激烈讨论,仿佛已经置身赛场,就是这种团结精神,使我们石工院的辩论队,比别人多了一丝会赢的底气。自2020年成立以来,共参与十一场比赛,获得十场胜利,并分别获得新生赛冠军和乙级联赛冠军。
石油工程学院学院篮球队,是石工学院文化体育模块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参加校内健身节和云帆杯等由学生会和研究生会举办的一切大型篮球活动,由石工学院的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球队自建成以来,便形成了“以老带新“的管理模式,经过多年的比赛积累了丰富的比赛经验,队内有一部分在学校“阳光组”训练并有比赛经历的队员。球队内部气氛融洽,队员们彼此鼓励、共同进步,每年都进行系统的训练准备校内的大型比赛,近两年获得的荣誉主要有2018年青年健身节女子篮球亚军、2019年青年健身节男子篮球亚军、女子篮球第四、2020年青年健身节男子篮球季军、女子篮球冠军。队伍始终以无私奉献、敢为人先的石油精神为导向,为石油工程学院增光添彩。
南杉公益助学团队是以支教助学为核心的公益团队,团队秉承教学帮扶的宗旨,以真诚、负责、热情的态度投身公益,以善意善行积极传播公益,寄希望让小学生和大学生共同生长。团队自2015年7月起,先后组建支教队伍前往贵州、云南、河南等13个地区开展了25次义务支教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超过10000小时,受益孩子人数累计达5000余人,累计公益募集了三万余元。此外,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团队正筹备建立“青岛-贵州-河南三所小学云共建项目”,希望以此开阔小朋友的视野,助推他们的成长。
低碳能源化工研究中心(RCCE)成立于2004年,是一个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团队,现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人,博士研究生10人,硕士研究生10人,依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山东科技大学。研究中心围绕我国化石能源短缺、利用效率低、过程污染严重的现状,开展煤、石油、生物质等含碳能源的清洁高效转化利用技术研发,从源头、过程和末端全方位着手、工艺设备一体化、产学研相结合开展系列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实现了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
青新石光实践队秉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深入西部教育事业建设一线年共开设“爱国主题教育”、“开眼看世界”等九门宣讲课程;同时实践队构建起青岛—巴楚两地中小学交流的桥梁,累计为新疆小学捐赠图书1856本、可循环使用书法用具48套,带去青岛书信近200封,为新疆孩子顺利建立起教室图书角,并开设书法课程。2020年青新石光实践队在2019年的基础上创新开设线上课程,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同时进行了座谈会,调研南北疆教育现状。
格子公益创新发展协会是一个以儿童公益为主,支持多种创新公益模式发展的公益社团。社团成员热爱公益事业,积极向上,以服务有需要的群体为目标,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
社团成立以来,共开展20余次支教活动,涉及甘肃,新疆,青海,西藏等十余个地区,共服务儿童2000余人。并与丁寺小学,李川小学等11所小学达成了长期合作,社团成员于每周固定时间线下或线上为孩子们带去数、语、外或音乐、美术、科学等不同的课程,孩子们和志愿者们都乐在其中,共同进步。
社团努力创新公益模式,与黄岛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展开了深入的交流,现已达成合作,每周前往社区为爷爷奶奶进行半天的志愿服务,帮助老年人适应现代化社会。
格子公益是一个充满爱心与故事的团体,这里的每个人都有共同的目标---做一个有温度、有创造性的大学生,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机电学院机制实验室科研团队由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共55人组成。近五年来,团队成员参与国家和国际科研项目10项,团队成员先后在国内外杂志期刊上发表论文近60篇,申请专利20余项,申请软件著作权8项,在多项重大科研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充分展示了团队成员们卓越优秀的科研实力和奋发进取的科研精神。
作为中国新时代的青年科研团队,机制实验室不断为国家的科研建设和战略发展添砖加瓦。在未来,机制实验室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国家的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女子足球队是一支具有刻苦努力、团结奋斗等拼搏精神的团队。在平时生活中,她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在训练时,她们刻苦努力,用汗水来铺垫自己进步的道路;在比赛中,她们永不言弃、拼搏不止。永远带着一种不服输不放弃的决心和斗志。在最艰困的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一次次奋起,而没有丝毫放弃。这种愈挫愈奋的坚强,是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女子足球队的精神所在。
青岛西站志愿服务团体主要就两个部分开展工作。一是由涂竞方同学负责校内志愿者学生的招募筛选及培训等等,每周持久性的招募学生参与青岛西站服务活动;二是由潘禹辰同学负责与青岛西站工作人员保持沟通,在每一期的活动开始前向青岛西站方面提供相关学生的信息,在每次服务期间保持与志愿者们的联系,负责志愿者们的安全。
青岛西站志愿服务团体自2019年成立以来坚持为校内学生提供志愿服务机会,丰富了大学生的第二课堂生活。
材料学院男子篮球队,是由材料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同组建的一只优秀团队。他们秉承着“团结、传承、努力、顽强”的方针,在学院内部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参与组织“新生杯”“毕业杯”等体育活动。增加了篮球运动在学院基层的普及性,也有效提高了学院同学们的体育与运动水平。在校级比赛中,自2018年球队组建以来,三届“全民健身节”全部进入八强,荣获一次季军,一次亚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队员们也在各自领域各有建树,高年级学长李汝传,侯琦,于夕航等积极帮助学弟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难题,体现了极强的团队凝聚力。
栀沐青年(ZM)是一家支持石大学子成长的公益组织,全称是栀沐青年公益发展中心,成立于2019年11月1日,隶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学院团委,主要承担公益助学、志愿服务、社会实践、青年成长四个板块的职能。
STAR跆拳道金牌团队是一支由6名有跆拳道基础的本科生组成的体育运动团队,致力于跆拳道志愿教学工作,无偿为零基础的入门者提供教学服务。团队成员在育人同时,也积极参与各大精英赛、锦标赛、国际公开赛等,取得傲人的成绩。
团队成员均拥有专业等级证书,并注册登记成为青岛市大学生跆拳道教练员。团队曾获评“优秀运动队”、“最佳团队”,取得“优秀团队奖”、“特技王中王”等奖项,带领成员共获得市级金牌20枚。
行云阁,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4142-1宿舍,明亮清雅之居,同心同德之风,曾获评学院“十佳宿舍”多项荣誉。坚定信念,宿舍3人为预备党员,1人为积极分子;立足学习,宿舍成员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综合优秀奖学金、王涛英才奖学金提名等奖学金,累计金额2.5万元;矢志创新,宿舍成员累计获7项国家级和18项省部级创新创业奖项;担当作为,宿舍全员担任校院级主要学生干部,包含班长、辅导员助理、资助服务站组长等职。
电脑义诊服务队是由计算机学院提出经由校团委审核通过之后建立的一个志愿服务岗,其由计算机学院团委进行管理考核。服务队工作日期间的早上8:00-12:00,下午14:00-18:00,休息日(周六周日)期间会在学校荟萃广场附近设立志愿服务点来为同学们提供有关电脑问题方面的咨询与帮助。能解决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优化,常用软件安装以及常用软件故障处理,硬件清理建议以及升级导购,校园网络配置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可以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电脑,更好的去维护和使用自己的电脑。
沐心国学团队坚持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以国学编织社群和谐的同心结,于2021年成功孵化出中国石油大学首家汉服工作室。团队成员长期投身于长江西路社区、香江路社区等两所大型社区,通过大力开展 “沐心国学大讲堂”、“香江国学小课堂”等原创品牌活动,将国学诵读、面塑体验、民乐与古典舞蹈鉴赏等文化形式有机融入到社区公益当中,服务社区居民达上千人次。团队获挑战杯、互联网long8国际官方娱乐平台+、西海岸优秀科普志愿者等省市级、校级荣誉共计7项。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讲出新意。以青春之名,告白祖国,共筑家国情怀!为传播红色之声,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心经过层层选拔后成立了全新的党员骨干讲解部门——先声讲解团。先声讲解团是向广大青年学生的先锋队。“先声”有“先声夺人”以及“为青年发声”之意,自成立之日起,先声讲解团一直把“弘扬爱国精神,为新时代青年发声”作为根本宗旨,把讲述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展现石大风采为己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阶段,紧紧围绕青年成长、党群建设两个核心,通过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讲解发青年之声,扬爱国精神,传递党的精神,做好新时代青年发声人。
PDL, 全称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团队现有成员11人。该团队主要参与服务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义务维修仪器和义务开放讲解等活动。
团队成员默默奉献、服务社会。每个人在团队的时间长达三到四年,每年服务课堂讲解年均2000人次,义务维修仪器数百套,自制物理演示仪器20余套,为课堂取借仪器年均200次,为珠江路小学、太行山路小学、青岛二中等周边中小学进行公益科普年均1000人次,以自己所学回馈社会。
团队坚持自主创新,科创报国。经过十年传承,以兴趣驱动为导向,以自主实践为核心,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在第二课堂之外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目前团队成员在研大创4项,累计发表论文7篇,申请专利11项,申请软著6项,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我最喜爱的项目(全校唯一)、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在内的5项国家级、23项省部级科技奖项,团队个人也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王涛英才奖学金、创新创业实践卓越之星、突出成绩奖学金等奖学金数十项。
以诚筑梦实践队自2018年起三赴青藏,针对部分青海农村藏区冬虫夏草等特产销路受阻等痛点,总结出四万余字调研材料,设计出“基地共建扶贫-就业直接扶贫-教育联动扶贫”的产业扶贫模式,并成立公司开展藏区特产扶贫。疫情期间,第一时间面向藏区捐款,帮助没有收入来源的共渡难关。团队所帮扶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公益创业项目获山东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学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等12项认可;2人次获山东省社会实践优秀学生,指导老师获山东省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团队获评学校2020年三星级实践队、2021年校级优秀实践队。
9222-2宿舍以“狗窝”自称,大家争先做宿舍最勤奋的狗子,宿舍成员有杨连超、任志豪、王华安、高传伟和金培健。
杨连超,党员,现保送至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是理科实验班驻班党代表,充分发挥着党员的带头作用。且十分热爱体育运动,是理学院篮球队成员,曾参加校健身节篮球赛,校3v3篮球赛,曾获理学院“远航杯”第二名。
任志豪,现考至天津大学,在社团方面,曾任理学院易班副主席,带领易班成员充分发挥着社团的思政平台作用,在科研方面也有多项荣誉证书
王华安,现保送至大连理工大学。认真勤奋,喜欢钻研,多次主持各类科研项目。热爱公益,曾参加偏远地区支教活动及下乡调研等项目。
高传伟,预备党员,现保送至大连理工大学直博,在科研方面认真努力,获得多项省级荣誉证书和实用新型专利。
金培健,现考至山东大学,喜欢电脑技术,曾任网络信息协会副会长,协助学校有关部门进行信息化建设,服务社会,曾参与志愿活动与社会调研队。
我们来自理学院2017级应用物理学专业1班,在18号楼702宿舍,有一名党员,三名预备党员,二名共青团员。宿舍成员全部升学,雷同学保送至北京大学,刘同学考取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同学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学,彭同学考取至华中科技大学,施同学预计于德国慕尼黑大学留学,宋同学保送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大学四年我们共计获得奖学金21人次、优秀学生等荣誉8人次,参加学术竞赛取得一等奖等奖项16人次,在大四学年的综合测评中我们均位于专业前10名。
我们已经征服了泰山、崂山、大珠山、琅琊山等,在爬山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了我们的团结、互帮互助精神。大学四年,我们相处融洽,亲如兄弟,情同手足。在生活和学习上相互照应力求共克难题、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正平普法协会是在校团委和文法学院党委双重领导下的校级优秀社团。正平普法协会成立于1999年,社团以“校园普法,服务同学”的宗旨吸纳成员百余人,成功开展宪法演讲比赛、12·4宪法晨读、3.5普法宣传、每日一法和模拟法庭等活动,其中模拟法庭连续多年被评为校级十大精品活动。同时,本协会本着弘扬法治精神,加强法治宣传的目的,与黄岛区税务局、志愿服务协会、各团支部等联合开展多次大型校园普法活动,均取得优秀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