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网站在线教育有限公司!

020-88888888

全国咨询热线

国培计划2023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提升集中培训结业

更新时间:2024-08-30

  2023年11月3日,“国培计划(2023)”——河南省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线下集中阶段在重庆圆满落幕。

  为期7天的异地深度研修,99名参训教师通过专家引领主题讲授,感受技术革新带给学科教育教学的变革;通过深入重庆信息化教学优质学校,感悟教学创新教研与课堂现场;通过任务驱动的工作坊研修,动手实践学科信息化教学“备上评”完整流程建构,深化骨干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解,探索不同环境下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实践案例,打磨可迁移辐射的案例资源。

  “学习内容接近实际,返岗后能直接应用于工作实践中,及时内化吸收。为这样的培训点赞!”在项目总结仪式上,参训教师代表陈冬冬老师如是说到。本次培训整体满意高达100%,这是一段高密度、大容量的学习旅程!这份评价背后,是对这次学习流程设计和课程设计的肯定。

  北京思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项目承训单位,在培训前期利用信息化数据分析平台,采用问卷调查、信息化教学课例提交等方法,对参训教师开展了“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现状”前测,了解信息化教学课堂现状和参训的需求,基于分析结果不断优化设计培训内容,以实现精准化培训。

  调研结果显示,参训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使用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支持教师讲授、启发教学”和“使用技术转变学习方式,支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频次不高(见表一);参训教师最希望通过培训提升的学习内容是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方案、教学汇总常用的关键技术、信息技术和学科融合创新(及示范)。

  基于此,思纽教育项目组在课程设计时,特别强化了技术变革教育教学方法、技术融合创新教学的策略方法等内容,结合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增加设计了信息化教研等课程内容维度,并搭配了在这些课程维度上具有丰富研究与实践经验的专家团队和名优学校。

  不少学员表示:培训从前置任务和调研就已经开始了。经过这样的设计,在参训之前,教师就已经开始自我觉察,明确学习需求,也让学习共同体的搭建更加合理,为后续的集中研修和返岗实践做了良好的铺垫。

  本次培训采用基于实操型工作坊的“三段十环”的递进式培训模式实施,培训分为反思与规划、实践与提升、指导与展示等三个阶段,包括前置任务、摸底调研、理论引领、专题研讨、观摩交流、实践研练、网络研修、在岗实践、专家指导和示范展示等十个环节。此种培训模式强化交流分享、体验启发、实践操作和协同合作,帮助参训教师转变观念和行为,探索将培训由“讲授说教”向“经验建构”的方式转变。

  此外,此种培训模式全程基于实操型工作坊开展,99参训教师被组建为10个研修工作坊。实践与提升阶段,各工作坊成员在坊主和班级导师的引领下,分别就“技术融合创新教学”和“学科校本教研组织与实施”进线下专题研讨、交流互动和实践练习,输出小组成果。指导与展示阶段,各工作坊成员通过思纽教育码上研训平台进行线上量表共建、坊内课例成果互评、优质课例成果互学。

  在任务设计方面,本次培训以可辐射的课例资源成果作为主线,以终为始安排研修活动,围绕工作坊学科融合实践和学科校本教研设计两个研修单元,通过主题式、案例式、情景式、研讨式、建构式、驱动式的学习路径,强化学员对信息化教学创新策略的内化和输出,保证在训后沉淀出可迁移、可辐射的信息化优质案例资源。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能力,辐射带动学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发展。

  参训教师通过主题式、案例式学习更新视野理念,了解技术革新带给教育教学的挑战与机遇。通过情景式学习,深入名校一线课堂,观摩“学校信息化建设—教研组研修—信息化课堂”的新样态。10月30日,参训教师走进重庆外国语学校森林小学,观摩了课例《收集与整理》的说课、上课、评课在技术融合教学的完整流程建构,从主题分享《智慧相伴 向未来生长——以人为本智慧教育体系构建的设想与实践》,系统了解到学校的智慧教育与评价体系。10月31日,重庆师范大学附属科学城第二小学的数学团队向参训教师们展示了“’数学+技术’深度融合工作坊——一个学科的教研样态”,学校首先做了信息化教学课例《认识周长》的“说-上-评”展示,然后就主题《数学+技术——深度融合实践研究》展开经验分享,完整呈现了工作坊组建、工作坊教研、教学创新等方面的优质经验。

  图三. 参训教师在重庆外国语学校森林小学和重庆师范大学附属科学城第二小学观摩学习

  龙8long8中国

  驱动式的任务设计,也让参训教师深度卷入培训,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研修期间,参训教师紧紧围绕目标,精准吸收专家团队和重庆名优学校的典型经验。成人的学习需要在真实参与中体验和反思,没有任务的研修就容易走过场。训前前置任务,集中研修工作坊任务,外出观摩学习任务、返岗实践个人成果任务等,任务让培训由“被动参与”向“主动思考”转变。

  本次培训周期整体设计为一年,集中培训的七天里,参训教师们严格遵守各项管理制度,积极参与课程学习。讲座上教师们认真学习理解各项政策,更新视野理念,与专家积极互动;工作坊实践研练中,与导师智慧共建,通过观评课练习、迁移训练任务、学科工具推送等系列活动,强化了技术在数学课堂的融合创新能力;在名优学校观摩交流中,主动与学校教师交流探讨,让学校的优秀经验和做法不断为自己的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注入新的活力。

  “如何将七天集中培训天所闻所见所学应用于自身的常态化教学,带动课堂创新,建设优质成果?”是在返岗实践环节所需要重点关注的。本阶段,思纽教育项目组力求通过构建“个人自主建课-工作坊线上议课-专家指导研课-个人内化优课-优质成果献课”的研修机制,通过网络研修、在岗实践、专家指导和示范展示等多种形式,以码上研训作为教研平台载体,助力研修成果研磨,做到放长线钓大”渝“,以强化骨干教师的教研活动组织水平,让研修活动辐射卷入更多非参训教师。将本次参训教师来“渝”所学、所见、所悟不断放大、放远,达到辐射引领带动区域教师队伍发展的效果。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重庆集中培训阶段的深度研修结束了,但老师们的实践、反思、迭代才刚刚开始,期待老师们将新的理念、策略、思想的火花内化为前行的力量,在信息化教学创新道路上,焕发出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线客服

ONLINE SERVICE

联系电话

020-88888888

返回顶部